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幾種家庭教育方法
全區家庭教育現代化試點學校校長會議參考材料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幾種家庭教育方法一、 家庭教育模式分析對家庭教育進行模式分析, 因為分析視角的差異, 家庭教育模式的類型也存在差異。以教育意識為核心, 家庭教育過程表現為四種模式。第一種模式為家長、 孩子都有明顯的教育意識。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 家長具有明顯的教育子女的意識, 孩子也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 具有被教育的意識。 這種家教模式具有教育意識性強的特點。 家長的教育意識非常明顯, 具有很強的外露性, 孩子能夠通過聆聽家長的話語、 觀察家長的表情、 活動、 動作等迅速、 準確地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 由于這種模式的教育意識性強, 家庭教育的目的性、 方向性明確, 家長能夠迅速地向子女傳情達意、實施教育, 這種模式深受家長歡迎。 不過, 由于有的家長素質低、 教育方法不當、 子女逆反心理及親子關系對立等因素的影響, 這種模式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 教育效果有時反而不好。第二種模式為家長有明顯的教育意識, 而子女沒有意識到家長的教育目 的, 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 這種模式的家庭教育表現為, 為了培養孩子的某種品質使之獲得一定的生活經驗, 家長特意組織、 安排了 某種活動或交往, 使孩子置身 于其中, 通過子女的主體性活動, 達到教育的目的。
對子女而言, 這種活動或交往是作為他們的生活本身 存在的, 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家長特意安排、 組織的, 在活動或交往中, 使孩子置身于其中, 通過子女的主體性活動, 達到教育目的。 在活動或交往中, 孩子發揮了 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受到了教育。 這種教育模式的呈現既可以是家長刻意追求的結果, 也可能是雖然家長有明顯的教育意識, 但是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子女沒有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他, 自然而然出現了這種結果。 在這種模式中, 家長的主動性主要表現為根據教育意圖組織活動、 創設情景, 家長不能暗示或指導子女的行動, 應該充分發揮孩子的活動主體性。第三種模式為家長沒有教育意識, 而子女卻有明顯的受教育意識, 能主動接受教育。這種模式中的家長活動只是他的生活本身, 盡管家長有時意識到自 己的活動、 言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 但是在活動中卻沒有以自己的活動、 言行主動接受教育。 從孩子的感受的視角觀之, 這種模式與第一種模式有些相似, 不同點在于: 在第一種模式中,孩子盡管領會到家長的教育意圖, 卻未必買家長的帳, 主動配合家長接受教育; 而在第二種家教模式中, 孩子能夠主動受教育。 如果以形象化的語言表達這種模式的教育效果, 可謂“無意插柳柳成蔭。” 問題是孩子為何對家長無教育意圖的活動產生錯覺并主動接受教育? 顯然, 在這種模式中孩子的活動具有自 我教育的性質, 他們出于求知、 成長的愿望而把家長的生活賦予了教育的意圖, 當然家長自身素質、 形象具有教育意義也是一個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