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瀏陽:40場公益講座助力“家庭教育”下基
“以前都不知道家庭教育專門立了法,也不知道教育孩子有這么多科學方法,今天真是長了知識。”“做家長也要加強學習,聽了老師的課感覺受益匪淺。”“希望以后類似的課堂能多一些,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學到育兒知識……”
今年2月以來,瀏陽市婦聯組織開展《立法下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活動40場,覆蓋全市32個鄉鎮(街道),約1.5萬名家長走進課堂,學習如何更好地“當家長”,并在交流中有效普及了《家庭教育促進法》。
公益課堂下鄉
1.5萬名家長進課堂“深受教育”
如果將孩子比喻成一棵樹,那么家庭教育就是他的根,父母則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而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許多家長特別是新手爸媽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惑或難題。
“我的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很拖沓,非常苦惱。”“孩子上初中后就不愛和我交流了,一回家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在葛家鎮金源村組織開展的公益講座上,不少家長向主講老師“倒苦水”。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學習力弱、叛逆、厭學等問題,我們首先要認識家庭教育的誤區……”活動現場,瀏陽市婦聯家庭教育公益講師高紅端結合典型案例,向家長們分析家庭教育中常見的誤區,就如何規避錯誤行為為家長們指出了正確方向,引導家長認識到在家庭教育方面應承擔的責任,并為正確實施家庭教育提供行為指導。
“老師的課堂內容豐富,讓我感觸頗深,以后我一定多陪伴孩子,改進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家長。”聽完講座后,村民楊女士說。
教育是“家事”,也是“國事”。從《家庭教育促進法》2022年1月1日頒布實施以來,全市大部分村(社區)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本輪宣講活動中,約有1.5萬名家長走進課堂,聆聽講座,普遍表示深受教育、受益良多。公益講師劉佳平也感受到了鄉鎮、村(社區)和村民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和期盼,“每次講座,當地村(社區)以及婦聯主席都會提前幾天跟我們溝通,布置場地、調試設備、發布通知等,組織很用心,村民們聽得也很認真。”
《家庭教育促進法》普法宣傳
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
干貨滿滿的課堂,受到了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今年在楊花書院已經開展了4次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每次都座無虛席。”大瑤鎮楊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良洪介紹,每月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固定老師、規劃主題,楊花村的家長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
“第一期講座就有160多名家長報名參加。”荷花街道西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成國表示,家庭教育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在走訪中有部分家長反映與孩子的溝通存在困難,大家都希望開設家長課堂。
“老師講的都是和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內容,我也意識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上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家長李荀聽完講座,感觸很深,“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村里開設這樣的課程,對我們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家庭教育講座送到家門口,村民們都踴躍參與。“大圍山鎮北麓園村的講座上,有一位爸爸專門請了兩個小時假來聽課,課后還主動加了老師微信,說以后要多多請教。沿溪鎮金桔村,還有未婚青年來參加,他說是提前學習為以后打基礎。”劉佳平欣慰地說,家長們都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希望學習科學的知識,和孩子共同成長,“這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是十分有意義的。”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后,我市建立起家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動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今年,為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市婦兒工委印發《瀏陽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站點)分級建設實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導下,全市326個村(社區)完成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的建設,并適時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為培育家庭教育師資力量、有效開展城鄉家庭教育服務工作,市婦聯還組織開展了“以家之名慧育瀏陽”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務能力培訓。鎮村婦聯主席,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工作人員,家庭教育、心理學專業人員等110余人參加了培訓。
另外,市婦聯、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組織拍攝的“心家長課堂”公益微課也于5月在“瀏陽婦聯”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課程內容覆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階段,共100期,助力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營造兒童健康成長良好環境。 (徐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