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歷新年
藏歷新年第一天:閉門大團圓 藏歷新年的第一天是最為重要的一天。這一天,藏族百姓一般都是不出門的,就在家里與一家人閉門歡聚。那天他們都會精心穿戴。 天不亮,家里的主婦就要起床給一家人煮“觀顛”。 觀顛”是藏語,就是用紅糖、青稞酒、奶渣、糌粑和人參果放在一起混煮的一種如粥一般的食物。在家人都還未起床前,主婦會將煮好的“觀顛”端到家人床前囑咐他們喝下。西藏旅游 初一那天,我到次仁旺姆的姐姐家時,他們一家人都已穿戴一新等待我的到來了。次仁旺姆將長發綰成了發髻,穿著黑色的毛呢藏袍,脫掉一個袖子,露出里面白色的毛衣,又系了條水紅色的腰帶,整個裝扮干凈、簡單,又透露著一絲絲喜氣,將本已皮膚白皙、高挑的她更襯托得如出水芙蓉一般。 西藏新年怎么過:剛坐定,次仁旺姆的姐姐就給我端來一碗“觀顛”,他們說最好一口氣把整碗“觀顛”喝完,因為“觀顛”象征著長壽和吉祥。我看那棕褐色的液體不稠不稀,聞著有青稞酒和奶渣混合的氣味,然后抿了一小口。實在喝不習慣那味道,我面露出難色,他們便也沒再勉強。只是后來次仁旺姆一個勁地對我說:太可惜了,那“觀顛”那么好喝,我們一年都才喝這一次呢。 次仁旺姆說,初一這天,主婦給家人喝完“觀顛”后,要趕在雞鳴第一聲前,到井邊或泉水邊撒“切瑪”,并背回第一桶潔凈水,以讓全家洗漱并飲飽牲畜。
傳說新年的第—桶水最圣潔、清甜,誰家能打上新年的第—桶潔凈水,就能在新的—年里免去災難。因此,以前初—這天的井邊或泉水邊,圍滿了爭先恐后背水的婦女身影。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里的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這一景象在城市就越來越少見了,只有在部分農村,依然保持著這—傳統習俗。 然后一家人按長幼輩序依次坐定,主婦會依次為大家倒上醇香的酥油茶,家里的長輩會捧來早已裝飾好的切瑪,依序捧到家人面前,并向全家祝?!霸鞯吕张硭纱耄ㄒ鉃樽<槿缫庥謭A滿)"。在吃切瑪前,每個人都會先抓一點切瑪斗里的糌粑和炒青稞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然后再抓一點送進自己的嘴里以示品嘗,而后輩在品嘗切瑪的同時也會說著“扎西德勒,,等之類祝福的話語回敬長輩。 吃完切瑪,新年的儀式就算是完成了,緊接著就是吃“卓突”,即早飯。那天的早飯是用羊肉煮的麥片土巴,有的人家還會吃用酥油煮的人參果。接著一家人又互敬青稞酒,每個酒杯的杯沿上都沾有一點酥油,象征著吉祥。對于能走路就會跳舞、能說話就會唱歌的藏族來說,敬酒前常會伴隨著歡悅的祝酒歌,歌聲結束,被敬酒的人站起身來,先喝一小口酒,敬酒的人又會立即斟滿,再喝一口再斟滿,這樣反復三次后,被敬酒的人才最后將一杯酒一飲而盡。
就這樣,一家人歡聚到中午。中午飯沒有固定的菜式,可以是面條、手抓羊肉或牦牛肉,也可以是糌粑等,完全根據各家的喜好。 而晚上則一般吃“香寨”做晚飯, “香寨”即土豆咖喱飯,用酥油炒熟羊肉塊或牦牛肉塊,再和用熱酥油拌好的咖喱及熟土豆塊一起煮,連湯汁一起澆到米飯上即成。 “香寨”是藏族百姓最喜愛的食物之一,在拉薩的大小藏餐館里都能吃到。晚飯后,一家人又互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甜茶,吃卡塞,看電視。新年的第一天就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氣氛中愉快度過了。 藏歷年尾聲:酥油花燈節 藏語稱新年為“洛薩”,從藏歷初二開始,藏族百姓們就開始省親訪友,互相請客拜年,隨處都可聽到“洛薩啦,扎西德勒,,的聲音。拜年時通常是全家人一起到親朋好友家,而對方也一般都是全家人齊聚一起來接待。來訪者一進屋,主人就會捧上切瑪請來訪者品嘗,儀式結束后,兩家人歡聚一堂,互敬青稞酒,互玩游戲,互話家常,直到盡興了方才結束,而這一般都會持續到晚上。接待一方又會相約時間進行回拜。就這樣你來我往,一家一家的親友互相拜年,整個拜年活動一般要持續半個月左右,直到過完了藏歷正月十五,藏歷新年才算結束。 在拉薩,藏歷新年期間,相關部門也會組織一些傳統的體育活動為新年助興。
每年的藏歷正月初三上午,在拉薩北郊的賽馬場,西藏馬術隊的隊員們都會上演精彩的馬術表演,以饗百姓。同時,還會進行射箭比賽。這些都是西藏傳統的娛樂活動,為新年增添了不少歡樂的氣息。 那年,我在次仁旺姆的姐姐家體驗了藏歷年里最為重要的三天后,又和次仁旺姆去了她的老家尼木縣雪拉村。尼木縣距離拉薩約140公里很多過藏歷新年的習俗與拉薩相同。 一進村,村民們都熱情地邀請我去他們的家里做客。盛情難卻,一家一家地拜訪過去,人也被醇香的青稞酒醉紅了臉。農村的藏歷新年似乎更樸素些,沒有那么多的矜持和客套,經常在吃過早飯后,村民們就不約而同地帶著自家釀的青稞酒聚集到了村子里的空曠地,男女分開成群,分別在陽光下開懷暢飲,男人們會伴以玩骰子打牌助興,女人們則會唱歌跳鍋莊。我在尼木呆了幾天,感受著百姓們新年里的美好愿望及簡單的快樂。 傳統意義上的藏歷新年一般過完藏歷正月十五才算真正結束。而藏歷正月十五也是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服邪魔的日子,明永樂七年即1 4 0 9年時,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陳列各種供品隆重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服邪魔,百姓沿襲了宗喀巴的做法,從此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擺酥油花燈,于是也就形成了藏歷新年中的酥油花燈節。
據說,以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各寺院的僧人和民間藝人都會用五彩的酥油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各種姿態的栩栩如生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細的燈架,玲瓏剔透,精美異常。藏族怎么過新年 而當天晚上,八廓街四周,也會擺滿用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烏獸;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烏和景象,通過酥油花的制作成屏連片,像立體的連環圖一樣,吸引著百姓紛紛前來觀賞。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藏歷正月十五晚上,在八廓街已看不到精彩紛呈的酥油花展了,只有一些寺院仍保留著這—傳統,會虔誠地精心制作美麗的酥油花燈,紀念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魔。 藏歷新年剛剛結束,我就在拉薩郊區的白定村里看到了正在舉行一年一度隆重的春耕儀式。耕牛和拖拉機被人們用哈達、五彩的綢帶、花朵等裝飾得花枝招展。男人們穿著節日的新裝高頌著古老的的祭詞,為一年的風調雨順祈福。想著來年的豐收,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藏歷新年,快樂一直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