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劇《夢華錄》熱播:夢回宋朝,你需要的
《夢華錄》
東京城真是,
富貴迷人眼,
深情不堪許。
最近,一部古裝偶像劇《夢華錄》熱播,豆瓣評分曾一度高達8.8分,也是近年來古裝劇的最高分。
當然,這波追劇熱,也引得不少網友直呼:“夢回宋朝”!
◆人民網評:
擺脫個人出身,靠自己的努力前進是這部劇探討的重要內核。
“劇中的趙盼兒為對抗‘不公’和歧視,不斷奮斗,不屈不撓,她的內心無比強大,而這份強大的內驅力就是她的自愛、自強和無悔。只要相信自己,不卑不亢就不會被他人定義。”
不可否認,劉亦菲貢獻了一份接近滿分的表演,但《夢華錄》中依舊存在一些表情做作和臺詞僵硬的“硬傷”;女主趙盼兒因“主角光環”,有點過于“無敵”和“萬能”。但這對于觀眾來說,并不是不能接受。正是因為趙盼兒這樣一個“集大成”的女性角色,在試圖告訴觀眾到底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自強、自愛、知命但不認命。
對于《夢華錄》這部劇,如今的熱議度也是話題不減,每一位觀眾的評價也各不相同。但不得不說,劇中的服化道以及頗具韻味的鏡頭感,都被不少人說喜愛和稱贊。整理:作文選刊
這些場景,似乎也讓不少人從中看到如此真實的宋朝。
而如果能讓你回到宋朝,你可能會舍不得回現代吧!
經
典
臺
詞
傾蓋如故,白頭如新
無論是生在錢塘山間,還是生在御園,只要茶湯香凝悠遠,自然會有賞味之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千里馬自有伯樂識。)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學會斷舍離,才會遠離消耗能量的人和事。)
女子貴自立,一日想要依靠別人,就有了弱點,所以我才傷心。無論什么時候都提醒我,一定要清醒,一定不能讓他看不起我,我自己也不能看不起我自己。
(一味依賴別人,嘗到甜頭,有時候容易讓人生出惰性。自立自強,方可有所成就。)
天正藍,風正輕,我們還活著。
(接納生活的不友好,認真過好每一天。)
這個世界上,最不可測的就是人心。
(世事紛繁,不要想著考驗人心。)
6.以色事人才叫賤,我們靠自己本事吃飯,活得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人活著,要靠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會,才不辜負生命的厚愛。)
7.鷹犬爪牙又如何?做國之鷹犬 民之爪牙,不比只會坐而論道的官更好嗎?寧蹈血死,不太平生。
(倘若天下安樂,我等愿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8.酒樓行會說不讓女人做正店的掌柜,可是我們不比男人差呀,我們偏要做給她們看。
(行業無貴賤,性別更不是門檻!)
9.有恩還恩,有怨還怨,不計過往。只尊當時本心。
(做事遵照自己的內心,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
10.怎么沒意思?你叫孫三娘,不只是傅子方的娘。你做的一手好果子、好茶、好湯水。
(人活著永遠要記得做自己。不要為了誰而丟了自己。)
整理:作文選刊
11.買定離手,落子無悔。我在哪,我的背后就是退路。
(不要害怕選擇,天無絕人之路。)
12.女子貴自立,一旦想要依靠別人就有了弱點。
(自立于世,才不會患得患失。)
13.不念前因后果,只遵當時初心,大丈夫生而為人,行走在世間不必拘泥。
(行本心之事,成自我之人生。)
14.他有他的通天道,我有我的攀云梯。
(各人有各人要走的路,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15.所謂風骨,是在于心,而不是形。
(風骨,從不立于表面。)
《夢華錄》
我平生頭一回知道,
原來在東京,身為樂籍,
并不低賤。
東京真是個好地方,
我喜歡這里。
幀幀如畫,詩意細膩
▽“四大發明”全見到
對世界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除了造紙術,有三樣——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或是宋人發明創造,或是宋人將其推升至更為精湛的階段,廣泛使用于實際生活。
▽有幸與大文豪照面
“唐宋八大家”宋人占了六席,除卻韓愈、柳宗元,其余六位均為北宋人: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一日三餐”開始流行
你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制,可是從宋朝流行起來的喲!宋以前,多數人一日兩餐,早上飽一頓就得捱到下午了,其間餓了墊口點心;宋以后,多數人一日三餐。英國是從1786年才有了“(午餐)”的概念。
▽煎炒烹炸全都有
中餐精華在于煎、炒、烹、炸,這四種烹飪手法全都普及于宋。此外,燒、烤、爆、溜、燉、腌、鹵等復雜的烹飪技術,也是在宋朝成熟起來的。
▽圍桌、公筷齊上陣
在北宋,現代意義上的“飯局”出現了,圍坐一起的合食制取代分餐制,流行了起來。公筷,也隨之誕生了,講究又文雅。
▽火鍋涮起來
你現在品嘗到的灌湯包、火腿、東坡肉、涮火鍋、刺身、油條、湯圓、爆米花等美食小吃,都是發明或流行于宋代。東坡肉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涮火鍋在那會兒叫“撥霞供”,刺身即生魚片,是傳入日本后的稱法,在宋代叫“膾”,蘇東坡、陸游、歐陽修、梅堯臣等宋朝大文豪都是魚膾的忠實愛好者。
▽川菜竟是無上美味
到了宋朝,川菜脫穎而出。那時叫“川飯”,沒有辣椒(辣椒尚未被引進中國)。不過宋人對麻辣的追求不亞于今天的四川人,他們以姜與芥菜營造辣味,以胡椒增添麻感。
宋太宗曾問大臣蘇易簡:“食品稱珍,何物為最?”蘇易簡說:把姜、蒜、韭菜切碎,搗成泥,兌上水,加胡椒,加鹽,混合均勻,是無上的美味。這個蘇易簡就是四川人。
▽外賣小哥在送餐
穿越到汴京街市,你一定不難看見飯店的外賣小哥在街巷穿梭送餐,《清明上河圖》中就能尋見他的身影。飯店伙計若是服務不周,被客人給了“差評”,則會受到店老板叱責,或者被扣工資、炒魷魚,“一有差錯,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罵,或罰工價,甚者逐之”。
▽不夜城的夜生活
直至宋代,宵禁之制才被突破,汴京成為“不夜城”,燈火通明,笙歌不停。除了晝夜迎客的酒樓茶坊,夜市上還有各色飲食小攤,瓦舍勾欄里上演著文娛節目。
《東京夢華錄》里記,朱雀門外街巷,“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潘樓東街巷,“北山子茶坊,內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馬行街鋪席,“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熱鬧之處,徹夜不眠啊!
▽男子竟然頭戴花
宋人愛茶,也愛花。宋朝流行“簪花”的時尚,即將鮮花戴于發髻或帽冠之上,男女皆然。
▽交通法規誕生于宋朝
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真正意義的交通法規,誕生于宋。十二字,“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就是說路遇老翁老嫗,或者挑著擔子的人,先給他們讓一讓道。
宋朝還出現了關于飆車的“限速”規章。宋法典中明確規定:城內街巷和人多處,不許騎快馬駕快車,除非十萬火急,否則就要受打板子的刑罰。宋代興禮讓而厚風俗,由此可見。
▽“流行音樂”——詞
在宋代,每一首詞的詞牌都代表一種曲譜,詞是用來演唱的。宋詞是音樂文學。如今曲譜已經失傳,我們能讀到的僅留文字。彼時風靡的“流行音樂”,是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詞,“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快把《夢華錄》臺詞寫進作文吧
整理:作文選刊
一旦想要依靠別人,就有了弱點。——趙盼兒
適用主題:獨立的人生、拒絕托關系、找靠山的思維
示例:中國有句古語“受人者常畏人,予人者常驕人。”記得三國時期,庸君劉嬋不思進取,沉迷于酒中享樂,國家大事全依靠諸葛亮鞠躬盡瘁,盡心打理,表面上蜀漢的確被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但諸葛亮去世后,蜀漢滅亡,劉嬋被俘,一旦想要依靠別人,自身就有了弱點甚至是致命點,唯有丟開“拐杖”,去掉依賴,獨立自主才能如雛鷹般,在雨中夾雪的惡劣天氣中頑強起飛,在電閃雷鳴中自由搏擊。
比起在金籠里扣著玉環的鸚鵡,我寧可當野地里自由自在的野鳥。——趙盼兒
適用主題:自由的追求、人生的意義
示例:追求自由是生命至高無尚的心向,比起在金籠里扣著玉環的鸚鵡,我寧可當野地里自由自在的野鳥,我要夏天多雨,冬天爽亮的天氣,可以看見極藍的青天,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膽量。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憑自己的本事,也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宋引章
適用主題:獨立、自強、尊重
示例:生活中有許多人,不相信自己,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總以為別人比自己強。殊不知,這些希望并不只是依賴別人,而是要依靠自己,用你的勤奮與努力去實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洪戰輝,從12歲開始,一邊照顧家庭,一邊打零工和繼續學業,他幾乎犧牲了所有休息時間,他經歷了一切的苦,但也憑借自身努力,最終成功考上中南大學獲得了全國人民的尊重。他說過這么一句話:“當你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你就會感到無助;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就不會心亂如麻。”
這個世界上,最不可測的就是人心。——《夢華錄》
適用主題:人性、居安思危、憂患意識等
示例:古往今來,但凡想要締造佳境,不外“居安思危”四字。世界上,最不可測便是人心,正如《尚書》中所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囿于眼前的歌舞升平而不察個中危機,上好盛世都會轉變成轉眼黃花。道心惟微,治世者不偏不倚,把握好享樂與奮斗的平衡,方能實現長治久安。
對弈講究的是堅持自己的棋路,不為對方的攻勢所擾。——《夢華錄》
適用主題:堅持自我、不被外界干擾等整理:作文選刊整理:作文選刊
示例:“人生如棋,布局者生。”善于布局,才能不慌不忙,舉棋若定,而關于對弈,則是堅持自己的棋路,不為對方的攻勢所擾。戰國初期,魏國派大將襄疵攻打韓國,韓國急向齊國救援。戰爭伊始,武力強大的魏軍占盡優勢,而人生地不熟的齊軍則處劣勢,面對強勢洶洶的魏軍,齊軍主將田盼沒有急切改變進攻路線,依舊堅持“誘敵深入”的戰術,而這也讓輕敵的魏軍一下落入了齊軍圈套,最后被齊軍包圍,損傷無數。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唯有著眼全局,堅定方向,不被外界所干擾,方能掌握立身之本。
這世上的人,就像是三娘做的一口酥一樣,表面上看起來都差不多,可是里面有上千層,只有親自嘗過了,才知道里面是什么滋味,所以你為什么要管別人的看法呢?——《夢華錄》
適用主題:不要過度看待別人的看法、生活屬于自己等
示例: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陷入一大誤區——生活是給別人看的。但其實,自己的生活始終是自己的,為了他人目光和看法而生活,終究是丟失了生活本質。在工業革命的號召下,社會風貌一片革新,梭羅卻不滿于物欲橫流、機械轟鳴的城市生活。“我愿深深扎根于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因此,他深入瓦爾登湖,過他自己的生活,他沒有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將自己生活拿出來賣弄,他的生活是純粹的,是為人羨慕的。要知道這世上的人,就像是美味一口酥一樣,表面上看起來都差不多,可是里面有上千層,只有親自嘗過了,才知道里面是什么滋味,所以,我們為何要管別人的看法呢?
物過鋼則易折的道理,我希望你能夠明白。——《夢華錄》
適用主題:審時度勢、行事智慧等
示例: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頭,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頭,昂頭是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頭是為了避讓危險的沖撞。人生也如此,至剛易折,至柔則無損,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選擇,便利萬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順利長遠。所謂低頭,是適時的選擇,識時務者為俊杰;所謂成熟,也是辯證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變的態度。
《夢華錄》再現了唐風宋韻,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也是不可多得文化自信的案例哦
下面是針對“文化自信”整理的相關作文素材
01
人物素材
嘉玲
整理:作文選刊
?人物事跡:
嘉玲在學生時代被《山海經》吸引,萌生了讓更多人了解古文化的想法。2018年初,她辭掉工作,開始拍攝《山海經》的工作。
她搜集市面上能夠找到的所有已出版的《山海經》版本一一對比,再一步步描繪出想要的形象。她帶著自己的小團隊走訪看無數座城市,完成了幾萬公里的旅程,只為還原書中的場景。
最終,饕餮、旱魃、天狗等形象都憑借嘉玲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術與不辭辛苦的拍攝出現在觀眾們的眼前,她也因此被無數網友稱贊為“山海經女孩”。
適用主題:
文化傳播、傳統文化、熱愛等
示例:整理:作文選刊
泰戈爾曾說:“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出于對《山海經》的喜愛,短視頻創作者嘉玲比對不同版本的書籍、走訪無數城市,只為用妝造還原神話中各類妖獸的形象。嘉玲的作品是一次跨時空與破次元的創新,熱愛與行動,足以讓古老而宏偉的樹木重新萌芽。
李景洲
?人物事跡:
作為登封窯的傳承人,李景洲表示:“傳承與創新,是我們非遺人的使命。”
登封窯歷史悠久,工藝精道,品類豐富,裝飾獨特,是中原地區民窯系最具代表性的窯口之一。
為了傳承登封窯的技藝,李景洲帶領團隊做大量的調查。他們遍訪老藝人、老工匠總結經驗,以標本為師進行分析,模擬古時的生產條件進行實驗……
經歷千百次的燒制,釉色锃亮的白瓷終于經李景洲的手重現在眾人面前,填補了鄭州乃至河南的一項陶瓷文化空白。整理:作文選刊
適用主題:
文化傳承、工匠精神、責任等
示例:
時間與生命不可復返,歷史的印記卻能夠隨器物永久留存。為傳承登封窯的技藝,重現宋朝中原地區的時代風貌,傳承人李景洲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與無數次實驗,最終燒制出了釉色锃亮的白瓷,填補了我國陶瓷文化中的一處空白。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雖默默無聞,卻肩負著還原歷史的神圣使命,讓文化的力量恒久悠長。整理:作文選刊
事例素材
2022年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
示例:
簡媜曾說:“舊與新,往昔與現在,并不是敵對狀態,它們在時光行程中互相辨認,以美為最后依歸。”去年,河南衛視端午晚會的《洛神水賦》因優美驚艷的藝術演藝令人印象猶新,今年,群舞《飛龍在天》再一次為觀眾帶來了視覺與感受上的震撼。根植于傳統文化,節目通過舞蹈展現了古時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傳統節日場景;立足于民族發展,舞蹈中關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取景展現了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美好祝愿。河南衛視從未停止對傳統的追溯,并用藝術告訴大眾,盡管文明的進步不會停歇,歷史文化的聯結也不會斷聯。正因如此,寂靜無聲的宇宙中才有了獨特的回響,藍色星球上的流水與土地才富有溫度。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