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格格》播出后,我在北京買房了|對話
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薛亦倫演了二十多年戲,第一次上熱搜。
6月14日,伴隨著電視劇《叛逆者》的熱播,扮演日軍特務池田英介的“N番配角”薛亦倫,搶在朱一龍、童瑤、王志文前面,登上了熱搜榜第一位,詞條斬獲7億多閱讀量。這位曾經憑借《還珠格格》“小凳子”一角贏得“全民臉熟”的演員,體驗了一把翻紅的感覺。
“人生第一次上熱搜,就上了第一名,汪峰都上不去,讓我上去了。”接受「最人物」采訪時,薛亦倫笑著調侃道。
作為一個演員,薛亦倫22歲就出演萬人空巷的經典劇作,擁有了家喻戶曉的角色。而此后20多年,他卻銷聲匿跡,鮮被提起。
等到注意力再次匯聚在薛亦倫身上,人們驚訝地發現,他還在電視劇中扮演著不那么重要的小角色。
一時間,盡是唏噓。“他竟然是小凳子,我都沒有認出來。”“他竟然還在演戲。”“原來小凳子一直潛伏在我們身邊。”
45歲的薛亦倫比起20多歲時,容貌幾乎沒變,仍是一張圓臉。他還有很多“沒變”,譬如還在演戲,還沒紅,還在等待一個好角色和一個機會。
在人生中長達24年的“后還珠時代”,薛亦倫塑造了大大小小60多個角色,親眼見證了眾多一線明星的走紅。
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問他為什么還沒紅。
他笑著調侃自己:“雖然我沒紅,跟我合作的可都紅了呢。”
關于演員的紅與不紅,主動與被動,運氣與使命,他有頗深的感受。在與「最人物」的對談中,薛亦倫講述了他20多年配角人生中,封存在歲月深處的故事。
薛亦倫拍了好幾條短視頻,來回應“黑粉”讓他去找個地方上班的事。有一次他開玩笑,“你們說讓我找個電子廠去上班,我不是沒去啊,可是人家不要我,我超齡了。”
這句自嘲被當了真,經營銷號渲染,出現在熱搜中,換來不少同情感嘆。這個小小的烏龍事件,似乎反映出“不紅的演員”的尷尬處境。
在不少人眼中,不紅,很慘,何必還要演呢?
但是對于薛亦倫來說,邏輯不是這樣的。他對表演的喜歡是與生俱來的,根本無需論證。
薛亦倫成長在一個文藝家庭,父母都是山東本地的舞臺劇演員,父親薛中銳更是頗有名氣的戲骨,在《康熙王朝》中飾演索額圖。
薛亦倫父親薛中銳,《康熙王朝》中的索額圖
薛亦倫從小在后臺長大,看著大人們表演,耳濡目染。他第一次登臺,是救場。演小朋友的演員生病來不了,6歲的薛亦倫緊急頂上,自如地完成了演出。
薛亦倫青年時代的表演之路,可謂順風順水。
他就讀山東藝術學院戲劇系,老師都是一些熟悉的叔叔阿姨,上大學時,就演了好幾個男一號。處女作是淄博電視臺1993年拍攝的6集電視連續劇《窯神》。
他年輕時清瘦俊朗,老照片中,頗有幾分周星馳的味道。“每次老師說,有劇組來學校招人,讓我們準備好,我就知道我又要出去拍戲了。他們來了肯定要找我。”
90年代,人們對“鐵飯碗”的追求仍然是狂熱的。薛亦倫本應在父母的庇護下,獲得一份話劇院或者電視臺的穩定工作。但是,就像大多數生活在父親龐大身影下的男孩一樣,他想自己出去闖闖。
于是,1996年的冬天,21歲的薛亦倫揣著2000塊錢,來到了北京。他心中盤算,如果錢花光了,還沒混出名堂,就裹起鋪蓋卷回家,老老實實上班去。
彼時,瓊瑤已經開始籌備《還珠格格》的拍攝。演員們的好運氣,正在醞釀之中。
薛亦倫住在老同學的大學宿舍,5塊錢,一張床,一晚。他住了3個月,白天拿著BB機出去找活,“別人呼我一下,我趕緊找個電話給人回過去。”
半年后,薛亦倫在閆建剛導演的劇組幫忙,劇組轉場之前,他去還攝影器材,在北影廠門口,碰上了一個人。那個人叫劉芳,是《還珠格格》中爾康母親福晉的扮演者,也是劇組的選角導演。
劉芳,《還珠格格》中飾演福晉
劉芳問他,小伙子,我看你形象挺好,是演員嗎?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向薛亦倫索要了一張照片。薛亦倫給她的,是一張劇照,是自己來到北京之后,在《夢斷紫禁城》劇組打醬油,飾演小太監的劇照。
這張照片遞到瓊瑤手中,獲得首肯。薛亦倫和扮演“小桌子”的李楠,一起去見了瓊瑤的兒媳、《還珠格格》項目負責人何秀瓊。“她看了我們15秒,就說,好,就他倆了。”
北漂僅僅半年,薛亦倫就迎面撞上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好運氣。“命運安排好的,逃都逃不掉。”
只是,沒有上帝視角的局中人,卻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播出前的《還珠格格》,從來不是一個“好餅”。這出戲沒有大腕兒,全是新人,甚至瓊瑤本人也沒怎么把它當親生的。瓊瑤同時籌備的另一部《蒼天有淚》,拿著2000萬的大投資,而《還珠格格》只有600萬。
在山東演慣了主角的年輕人,來到北京只能演小太監之類的龍套角色,薛亦倫心中難免感到巨大的落差。但是那時候,他已經在北京耗了半年,彈盡糧絕,急等著錢交房租,面對劇組開出的5萬元片酬,他立刻接下了“小凳子”這個角色。
拍戲的時候,他還很郁悶,覺得丟人,生怕自己以前認識的人知道。
結果,1998年《還珠格格》第一部播出,不僅是他的舊識,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現在說起這段往事,薛亦倫仍然感到荒誕。“你知道我當時是什么心情嗎?就感覺像我這輩子就偷了一輛自行車,就被別人給知道了。”
拍《還珠格格》的時候,薛亦倫進組之后才拿到劇本。據他的說法,劇本中的小凳子只是一個龍套,一個工具人,沒有任何的性格特征。“用我們行內的話說,小凳子身上是沒有戲的。”
在《還珠格格》中,“小凳子”是漱芳齋里的小太監,和另一個小太監“小桌子”,宮女明月、彩霞,共同伺候著格格們。“小凳子”的戲份,場景局限于漱芳齋,內容也很單一,主要是通報、傳話、替主子挨打。
小凳子劇照
此時,薛亦倫對表演的進取心和企圖心展現了出來。他開始給小凳子身上加戲,為角色增加了“憨厚”的性格特征。
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小凳子,圓頭圓臉,憨厚老實,甚至帶有一絲笨拙,夾在調皮的格格們和嚴厲的皇后太后中間,手忙腳亂,應付不暇。這種喜感和萌感讓觀眾忍俊不禁。
同時,小凳子的表情里總是洋溢著一種對主子們憨直的忠誠和殷殷關切,讓觀眾忍不住代入他的立場,去擔憂和心疼兩位格格。
薛亦倫的企圖心非常直白,到了北京,他依然想演男一號。
所以他必須重視每一個機會——哪怕是龍套,也要演成個人物。“小桌子的狀態和我不一樣,他是本地人,沒有那么大壓力,所以他是能少拍就少拍,我是能搶一個鏡頭就搶一個鏡頭。只要畫面里有我,我就必須抓緊,讓觀眾記住。”
小凳子的確被記住了,而且一記就是二十多年。
《還珠格格》播出后爆火。到了第二部拍攝的時候,演員們駐扎的賓館門口,永遠有一群粉絲包圍。薛亦倫說,這些粉絲主要是去找趙薇、林心如的,但是她們常常戴著帽子口罩,有時認不出來,而配角們光著臉進進出出,粉絲碰上了,就會要求合影簽名。
他說自己只是被“捎帶腳地喜歡”,而劇集的爆紅也帶來了諸多實際的好處。薛亦倫把全國各個衛視的綜藝都上了一遍,從《快樂大本營》到《超級大贏家》。彼時他的通告費是兩三萬一場,一年下來,跑了五六十場。
薛亦倫在北京買了房,又買了車。“三環邊的房子,那時候只要5000多一平。”
另一重影響是,他走到哪里都不用自我介紹了。《還珠格格》播出后,光是演太監的劇本,薛亦倫就接到了八個。他選了其中兩個,《康熙王朝》的小毛子,《少年天子》的聾拉吳,因為這兩個太監都是“復雜的人物”。
《康熙王朝》中,小毛子被康熙皇帝打了一頓,派到敵方當臥底,最后為了保護康熙而犧牲。
《少年天子》中,聾拉吳喜歡一位妃子,卻要想方設法把她送到皇上身邊。
薛亦倫演藝生涯的開端,儼然是爽文設定,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他演男一號的目標應該不久就會實現。但是,運氣之于演員的重要性,卻始終無法被忽視。
薛亦倫的好運氣似乎用完了。
《還珠格格》之后,他接到的角色都比小凳子重得多,也更有發揮空間,“但是沒辦法,沒有哪部戲能比還珠更火了。”
《少年天子》劇本臨時變動,削弱了他的角色;接下來拍攝的《案發現場》,又因為涉案劇題材限制無緣黃金檔。他最喜歡、演得最過癮的一個角色,是《虎符傳奇》中的呂不韋。但是即使導演是《大宅門》的郭寶昌,男女主是正當紅的楊冪和馮紹峰,那部戲還是播得無聲無息。
在波詭云譎的影視圈,遺憾和錯過隨處可見,也不可避免。薛亦倫會有意難平,但他說的更多的話是,“沒有辦法”。
薛亦倫也差一點就錯過了《叛逆者》。
2019年疫情后,接到演員統籌邀約的時候,他正在寧波的象山影視基地拍攝網絡電影《大航海王》。《叛逆者》的拍攝地在上海,需要他兩頭跑。他差點因為嫌麻煩而拒絕池田英介這個角色,但是演員統籌從上海開車到象山找他,這份誠意最終打動了他。
薛亦倫說,在中國,像他這樣的演員不少于10萬人。通常來說,一個劇組,每個配角要備五個演員,“張三來不了,李四來,李四來不了,王五來。因為演員真的太多了。”他至今都不明白劇組為什么非要找他來演池田英介,只能視為一種冥冥中的緣分。
后來知道要和王志文演對手戲,薛亦倫高興得不得了。他說王志文是中國男演員中,他唯一的偶像。他上大學時,王志文去山東拍《正午陽光》,劇組花十塊錢租用了他“超級酷的自行車”。
在《叛逆者》中池田英介“領盒飯”的重頭戲里,薛亦倫需要被王志文和朱一龍合力摔倒在地。薛亦倫說,“那場戲難度挺大的,他倆要猛地一把摔倒我,在我落地之前,再抓住我,不能讓我真摔下去。而且我不能防備,我要有防備就不對了,這需要很大的信任。”
“王志文老師年紀大了,做這種動作有困難,一龍也有腰傷,但他倆都是老演員、老戲骨了,我就把自己交給他們了。”
讓薛亦倫登上熱搜的,正是這場戲。他在趕往機場的路上,突然被朋友告知,自己上熱搜了,他驚訝而興奮地打開微博,立刻發了幾張自拍,向吃瓜群眾報告自己的近況。
很快,在北京舉辦的《叛逆者》發布會邀請他參加,他也享受到了很久未曾得到的待遇——豪車接送、飛機頭等艙和超五星級酒店。
但是讓他高興的是,這一切的獲得,都是因為自己演好了一個角色。
在薛亦倫的價值排序中,演戲始終是最重要的。他借著表達對王志文的崇拜,說出了自己的野心。“王志文演戲有一個特點,他的每一個人物都完全不同,他可以把上一個人物的所有痕跡抹掉,而塑造下一個人物。這是演員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一直追求的。”
但是對于配角來說,這樣很可能意味著,觀眾看了很多你的戲,卻永遠記不住你這個人。他對這種可能性欣然接受,并視為一種肯定。“如果沒有這次熱搜,觀眾可能也看不出來,池田就是小凳子。只要大家覺得池田演得好,就行了。”
現在,薛亦倫正在同時拍攝兩部戲。仙俠劇《沉香如屑》中,他飾演花族族長,現代劇《關于唐醫生的一切》中,他飾演醫院的病人。兩部戲同時拍,在兩座城市之間來回穿梭,這是薛亦倫的常態,他早已適應這樣的節奏。
以薛亦倫的經驗和資歷,目前他接到的角色,往往戲份不多,但只要一出場,就有重頭戲。薛亦倫用《叛逆者》的例子來強調自己這類演員的重要性。他在《叛逆者》中只出現了兩集,16集出場,17集下線,總時長不過半小時。
他飾演的角色,表面是商人,實際是日本軍方特務。角色甫一出場,就自帶大反派的氣場。“隨著演員閱歷的增加,他往那一站,就是一個人物。觀眾一看,好家伙,這個人這么厲害,肯定是個狠角色,大boss,結果兩集就死了,觀眾就會想,好家伙,后邊肯定還有更厲害的。這樣一個又一個厲害的人物堆起來,這個戲才能有分量。”
從2018年到2021年,薛亦倫總共拍了15個這樣的角色,其中不乏頗受關注的劇集。在《傳聞中的陳芊芊》中,他飾演趙露思找來探討劇本的話本先生。《有翡》中,他飾演三春客棧掌柜花正。
《傳聞中的陳芊芊》中薛亦倫飾演話本先生
和外界對“腰部演員”的想象不同,在影視寒冬的大背景下,薛亦倫并不缺戲拍。“一個戲里,有名有姓的演員有200個,大家認識的可能只有幾個頂流大腕兒,但是劇組需要大量我這樣的演員。”
雖然片約不斷,但薛亦倫的苦惱依然是,年輕時一度奮力追求的好角色,成了可遇不可求的東西,只能交給機會和命運。
他慢慢地接受了自己很難再有機會演男一號的現實。現在,他也會看在老關系和錢的份上,去演一些不痛不癢、沒有創作空間的角色。他也在等待自己變得更蒼老一些,好去演男主和女主的爸爸。現在的他尚且有些尷尬,演爸爸還會被嫌年輕。
《許你浮生若夢》中飾演男二號的爸爸
事實上,像薛亦倫這樣不大出名的資深演員,通過試戲爭取角色的機會是很少的。
一方面,演了這么多角色,水平業內都清楚,除非是一些對演員狀態很苛刻的電影,會需要試戲,大部分情況下,演員都是在不知情的時候被挑選的。“我的選擇是狹窄的,是人家選我,有很多我想演的角色,人家覺得我不合適,我也沒有辦法。”薛亦倫說。
另一方面,很多資深演員有身份包袱,不愿意試戲。薛亦倫卻坦白地說:“我非常愿意試戲,因為演戲是我的長項,只要導演提出讓我去試,我太高興了,我有這個自信,你肯定能看上我。”
談到機遇,他說的最多的是“沒有辦法”和“順其自然”。能讓他語氣篤定而驕傲的只有兩件事: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自信,和對演戲的熱愛。
對于薛亦倫,興趣和工作是高度重合的,這讓他感到幸福。“很多人工作是痛苦的,一上班就盼著下班,我拍戲的時候,恨不得最好再多拍兩個小時,多拍一天。”
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重復著這樣一句話:“如果給我兩個億,讓我這輩子不許再拍戲,我是不會同意的。那樣人生就太無聊了。”
薛亦倫調侃自己,說自己雖然不紅,但是“旺主角”。趙薇、范冰冰自不必說,鄧超、朱一龍、趙露思,也都是跟他合作之后紅起來的。
玩笑歸玩笑,來北京混演藝圈的20多年,薛亦倫的確親眼目睹了一代又一代一線明星的崛起。
薛亦倫和趙露思 圖源 薛亦倫微博
有些人變了,有些人沒變,作為局中的旁觀者,他只能斂起一些故事,壓在箱底,不可輕易言說。
“紅不紅”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困擾著他,倒不是羨慕別人掙了多少錢,而是演戲上的“不服氣”,他始終覺得自己的業務能力和表演經驗不比別人差。
從小家境優渥,以及早年走紅積累的資本,讓他“這輩子沒受過什么窮”,對物質也沒有太大的欲望。
娛樂圈浮華,但他沒什么攀比心。房子不需要多大,百十來平,一家人夠住。“頂流坐阿爾法,我坐個別克商務。別克商務也能躺里邊睡覺,也有真皮座椅,有空調,很舒服,就挺好。”
降落的是欲望,沒有降落的是野心。
「最人物」提到演員張頌文,默默無聞了很多年的龍套配角,因為《隱秘的角落》中一個角色,一朝天下知,被觀眾們當成“滄海遺珠”,如今終于可以演主角了。
薛亦倫說,張頌文這樣的演員爆紅,給他帶來的不是刺激,而是欣慰。“張頌文是個好演員,我的想法是,機會一旦給了我,我也不會比他差,也會出頭的。運氣還沒到,但是張頌文都出來了,我也許就不遠了。”
薛亦倫在機場偶遇張頌文
45歲的薛亦倫,仍然葆有著20歲的野心,但同時,“順其自然”四個字像緩沖地帶,在野心與現實之間,保護著他,讓他保持中年人的體面與豁達。
“不火歸不火,但是我一定要把人物演好,機會一旦來了,就像這次《叛逆者》被大家看到,我一定得是演得好的,這就是我最大的努力,別的我控制不了。”
薛亦倫對「最人物」直言,“我期待有更多的媒體來報道我,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導演來發掘我,我才有更多機會去創作更好的人物。完成人物的那一刻,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