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醫院簽勞動合同,必須注意這些坑,不然真
作為醫護人員,您懂醫術、懂護理,但不一定懂勞動合同。所以,在和醫院簽勞動合同前,需要先懂一些與勞動合同相關的知識,以免掉坑里,有時坑太深,想出來都難~
總體來說這兩類人員在工資、保險、福利待遇上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兩類人員在身份上有本質的區別:
事業單位行政編制,檔案在人事組織部存放。事業單位的老職工是事業編制,檔案在人事局或人事科存放。
事業單位的新近人員(必須是人事部門與事業單位主管部分共同組織的公考招考進入的有些單位碩士按引進人才可以免考)也是事業編制,但只是占有編制,但編制不具體到某個人,其檔案在人事局主管的人才交流中心托管,實行人事代理。
除了上面兩種還有第三種那就是事業單位自己招聘的人員(即:沒有通過人事部分、與單位主管部分的批準)無編制,雖然也與單位簽訂合同,但僅僅充其量也就是勞動合同而已。
因為現在正值事業單位改革,全國各地情況不盡一致。總體趨勢是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定編不定人!采用靈活的用人機制!切實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新近人員都只是占編制、屬于事業單位在職在編人員,但都無編制!因為以后的編制是單位的,不是個人的!所以現在江浙滬一帶的編制其實一般是第二種情況!就是人事代理編制,對于醫院這個編制是有的!對于個人只是占用這個編制,但是不占有!就是所這個編并不是你的!其實具體到個人還是沒編!
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人事代理編制想轉成事業編制是基本不可能的!
前兩種如果是應屆生需要用到派遣證!那么對于應屆生如果你的就業協議有醫院,衛生局,人事局和學校的章的話,至少可以保證你是一個編內人員了,如果你的檔案寄往單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說明你是人事代理編制(一般都是這樣),如果寄往人事局,那么你是事業編制(基本很少),如果你沒有人事局和衛生局的章而只有醫院和學校的章那么很可能應該就是下面要講的第三類人員!
2、合同制
第三類合同制,醫院不用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直接要人簽訂合同,可以不要檔案!簽訂的只是勞動合同!在江浙的很多(機會95%以上)醫院此類人員的工資獎金和在編相同即同工同酬(當然有些醫院連這點也做不到的),但5險1金的繳納不同會少一些或沒有,單位其他福利也少或沒有!
想走就走,單位也可以隨時解聘只有多付給你一個月工資!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此類人員想轉成上述兩種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在找工作時對于編內編外一定要問清!
編內的兩種更具有迷惑性,一般應屆生都搞不清編內還分兩種!招聘單位一般會利用這一點,只說編制而不說是哪類編制,現在事業編制非常難弄,一般都是人事代理編制。
可以看出來三類人員,第一類編內最吃香,但是這類編很難搞到,第二類編內往往有學歷職稱者可以獲得,那么沒有學歷職稱者只能占有第三類編外了。
雖然這次兩會提到打破編制,實行全員聘用,把醫生變為自由人,但是在執行起來個人認為存在莫大的困難,既得利益者很難把現有的利益讓出來,而且特別是這類人往往都身居高層時,不過國家既然重視了,肯定會變,最終會讓大家都滿意,但是變革應該是一個長期反復曲折的過程,特別是大的變革!
所以,建議大家現在找工作時還是按現有人事制度進行職業規劃,不要考慮太遠,以后的事有點遠!而你的青春沒那么多!三思后行!派遣證就管那么一年!希望大家用好!
3、事業單位人事代理編制與非人事代理編制
所謂人事代理編制其實是一種流動編制,清華首創,其目的是為了用活人才!但是現在人才多了,這種編制不免會給新人才的幼小心靈造成不安。
單位實行人事代理編制無非有三個原因:
(1)固定事業編制已滿、急需聘用相對穩定的人員。
(2)固定事業編制有空缺,但是需要通過使用流動編制降低用人風險。
(3)因單位特殊的人事管理體制,需要使用流動編制。
第一條在大醫院可能性現在已經不大因為醫院可以通過合同制解決這類麻煩,大醫院不缺人。為什么說人事代理編制會降低單位用人風險呢?這就引出了人事代理編制與非人事代理編制的區別。
人事代理編制做為一種流動編制,雙方簽訂要簽聘用合同,有一定的聘用期限,聘期到了可以解聘。檔案是人才交流中心代管,這種第三方代管的好處是促進了人才流動!
比如你以后(聘期未到)要跳到另一家醫院,那么你只要跟醫院提前一個月遞書面申請,由于你的檔案不在醫院那么,醫院不能以非正常手段扣留你的檔案了,一個月醫院如果不給你答復,你可以去人才中心自己調檔走人!(當然你要是另簽的合同比如進修合同那么同時還要照那個合同來)還有就是比如你簽的是5年的合同那么好了,合同到期,如果不繼續簽那么你的檔案可以由單位找人才中心代理轉向個人找人才中心代理(就是聘期滿走人),這就存在你可以隨時走人,單位也可以隨時讓你走人的風險。
非人事代理你的檔案在醫院,你想跳槽單位不同意轉出你的檔案,你的檔案是很難出去的出。而單位要想開掉你,不經過你同意檔案也是轉不出去的,非人事代理編制就相當于鐵飯碗!而且是焊在手上的!
簡單的講就是人事代理編制更容易丟工作,換工作。
其實你想想你要是跟單位鬧僵了或者單位想開你的話,單位就是搞不走你,你留在里面也是沒有意義的!除非你想混日子,非人事代理編顯然更有保障!所以人事代理編制是大事所趨!當然如果你是人才去了單位,單位會馬上培養你,派你出去進修,簽進修合同,進修回來你想走就要按進修合同賠錢了!
總的來說人事代理編制和非人事代理編制在工資、保險、福利待遇上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在用工機制上人事代理更靈活,有好處也有壞處!對于技術性不強的事業單位人事代理編制當然不如非人事代理編制,而對于專業技術人員也許利大于弊吧!不過難講呀!
其實兩會上自由人的概念其焦點我認為并不是在編制的問題上,而是流動性上以及福利、待遇上!按照現有體制合同制(編外)的待遇和編內(包括人事代理編制和非人事代理編制)是有差別的,而且比較大!這種現象會存在相當長的時間!醫學生拿一個派遣證不容易,還是請大家用好,這不僅凝聚了你自己的血汗更多的也是凝聚了你父母的!用前三思,一年有效。
現在,有的地方公立醫院取消編制,有的地方采取的是備案制,所以在很多醫院招聘信息都會看到招聘醫院備案制工作人員。
人員總量控制內的備案制,新考進來的不叫編內了,叫人員控制總量內!并不是所謂取消編制了,大家都一樣了。而是原來有編制的和新考進來的(當地事業單位統一招考,不是各醫院自己招的)叫控制總量內。原來沒有編制的依然在圈外,也就是在人員控制總量外。
實行人員備案制后,事業編制人員的工資待遇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公立醫院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執行。備案制人員在崗位聘用、收入分配、職稱評定、進修培訓、考核等方面與原事業編制人員同等對待,其工資待遇按照同崗同酬原則由雙方依據有關規定協商確定。
備案制人員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在聘用期內由公立醫院參照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水平建立年金制度。檔案就已經屬于備案制,檔案不屬于人社局管理了,為醫院所管,調動工作的可行性不高。
說白了就是新的一種編制,就是浮動編制。你在醫院名額是你。但是人事網查不到你的名字,不具體到個人,隸屬醫院。
4、就業協議和正式合同
就業協議是應屆生和單位達成的初步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注意一般單位會在備注里寫出自己的權利而不寫自己的義務,比如要服務滿多少年否則要賠多少錢!而不提自己違約怎么辦!那么注意國家對于違約沒有具體金額限制。
所以,違約金最好問一下單位,還有這個協議的效力原則上只有一年,一年之后會被正式合同代替,也就是說一但簽訂正式合同就要照新的正式合同來,這時你已經完全變成社會的人,學校已經不在能為你提供任何幫助了。
在一年后辭職你要考慮清楚,這時你的派遣證用過了,學校也不能幫你改派,你在想找有編制的單位是非常難的!這就牽涉到辭職找編制工作和有編制工作再調到另一家有編制單位的不同!總之兩種方法都是很難的!
所以跳槽不是想的那么簡單!奉勸各位看官走好每一步!騎驢找馬、先就業再擇業,這些話固然正確,但并不意味著教唆你隨便找一家單位后馬上后悔想跳槽!沒工作前就想著將來跳槽是很不明智的!到時可能你同學已經是副高、正高了,你由于跳來跳去連主治都剛進上,甚至沒有進上,而且到時光人事這一塊就能搞的你很不劃算了。
(1)檔案放在單位,不交養老保險。---很好
(2)檔案放在單位,交養老保險。----也很好
(3)檔案實行人事代理,但是醫院正式職工,享受和1、2一樣福利,不暗中克扣保險。---也很好
(4)檔案實行人事代理,但是醫院正式職工,享受和1、2一樣福利,但是暗中克扣保險(把單位應該繳納的那部分比例保險轉嫁到個人頭上)。-------這種比較爛,但是比(5)好。
(5)合同工,檔案肯定不在醫院,給你幾百塊,愛干不干,沒有獎金等福利。
(1)、(2)、(3)、(4)屬于單位正式職工,(3)、(4)的退休金比(1)差的很多,(2)不太清楚。(4)雖然是正式職工,但是比(3)的在職收入差(具體看單位),退休后收入也差一點(繳納保險基數不同)。(5)就是苦力的命,晉升、收入、完全不用考慮,不會比民工強
(1)、(2)、(3)、(4)都是醫院正式職工,(1)是傳統意義上的編內,(2)應該也是,(3)、(4)某些醫院宣傳是編制內,其實這個所謂的“編制”沒啥意義,簽署勞動合同或者聘用合同,想開你就開你,尤其是勞動合同。
大家實際需要關心的是和老職工相比收入到底相差在哪里,因為除了5以外,我想沒有幾個醫院會打算招臨時工,應該還是長遠的正式職工為主。
打個比方,某比較有名的專科醫院,今年招勞動合同,5險1金的職工,但是他不會告訴你其實是4那種,和老職工相比,由于保險的全部都自己上(單位應該出的那部分也暗中從收入中扣除),所以收入下降很多,而老職工不需要交那些保險,我覺得大家需要關心的是:
是醫院的正式職工嗎?
簽署勞動合同還是聘用合同?
是否有5險1金?
和同級別老職工相比,晉升和收入有何區別?
你們想,如果以后三甲醫院全部招第三類的工作人員,那么如果有歧視,醫院以后怎么發展?
除非醫院招兩種,一種是第一類或者第二類,另一種是第三類或者第四類(現在某些醫院碩博會有這個區別),但是以后國家肯定會把第一類全部砍掉的,轉向第二類,而第二類是部分醫院現在招的類型,第三和第四類以后會普及,等第一和第二類全都退休了,以后全都第三和第四類,那么所謂的人才就流動起來了。
更多與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相關的考試資訊、歷年真題、模擬試題及面授、網絡課程等,請關注“中公醫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