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閉癥兒子的一封信
58《爸爸愛喜禾》作者: 蔡春豬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時間: 201 1 年7月當蔡春豬把《給兒子的一封信》 貼到博客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 ,這封信被感動轉發及評論數萬條。 在兒子喜禾被確診為“自閉癥” 之后, 小蔡在微博中以自強不殘、 愛開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 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戲劇性的細節場景, 小心翼翼地繞開了悲劇的漩渦, 展現出來的是笑中帶淚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吾兒喜禾:這封信本來打算你十八歲的時候寫給你的。 你在外地讀大學, 來信問我對你找女朋友一事的看法。 我再次重申, 大學四年是人生最美好最寶貴的四年, 應該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要以戀愛為重。 至于學習, 如果還有時間, 就去抄抄同學作業。提前十六年寫這封信, 確實有難度——不知道收件人地址怎么寫。 因為你就住在我家里。 雖然沒有法律規定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不能相同,但是郵遞員會認為你父親腦子有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每天都差不多, 但是因為有人在那天出生、 上大學、 結婚、 第二次結婚……那一天就區別于另外的三百六十四天, 有了紀念意義。 吾兒, 你也一樣, 在你的生日之外, 還有一天, 對你父親和對整個家庭來說, 都意義重大。
你父親的人生方向都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那天, 你被診斷為自閉癥,你才兩歲零六天。那天凌晨兩點, 我就和你母親去醫院排隊掛號。 農歷新年剛過, 還是冬末, 你母親穿了兩件羽絨衣還瑟瑟發抖。 在寒風中站到六點, 你母親繼續排隊, 我開車回家去接你。 到家把你弄醒后, 帶上你的姥姥, 我們又匆匆趕回醫院。 那天你真可愛, 一路上“咯咯” 笑個不停, 一點都不像個有問題的孩子。 你姥姥本來就不同意帶你去醫院檢查, 半路上就說不去了。但我還是要帶你去。你都兩歲 了, 不會說話沒叫過爸爸媽媽, 不跟小朋友玩, 也不玩玩具——知道你是想替父親省下買玩具的錢, 但有些玩具是別人送的你玩玩沒關系的; 叫你名字你從來都沒反應就像個聾子一樣, 但你耳朵又不聾;你對你的父母表現得一點感情都沒有, 很傷我們的心。你成天就喜歡進廚房, 提壺蓋拎杯蓋的, 看見洗衣機就像看見你的親爹。 你這個樣子我怎么能放下心。給你檢查的醫生是個專家, 我們凌晨兩點來排隊就是想給你最好最權威的。 專家確實是專家, 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就很不一樣: “等一會, 我接個電話。 ” 專家打電話也很有風格,干脆簡短: “不賣! 以后別給我打電話了, 煩不煩! ”專家問了你很多, 但我們都代勞了。
你太不喜歡說話了, 以聽得懂為標準: 迄今為止你還沒說過一句話。你不能跟小狗比, 小狗見到我會搖尾巴, 你有尾巴可搖嗎?專家還拿了一張表, 讓我們在上面打鉤打叉, 表上列了很多問題, 例如是不是不跟人對視、 對呼喚沒有反應、 不玩玩具……符合上述特征就打鉤。 吾兒, 每打一個鉤都像在你父母心上扎一刀。 你也太優秀了吧, 怎么能得這么多鉤? !專家說, 你是高功能低智能自閉癥——吾兒, 你終于得到了一把叉了,還是一把大叉, 叉在你名字上。 你的人生被否決了; 你父母的人生也被否決了。吾兒, 你母親當時就開始哭了。文化給自閉癥兒子的一封信